如今持卡消费已成一种时尚,顾客持的卡不仅有自己办理的银行卡,还有各商家发行的购物卡。春节
临近,出现了各单位给职工发放购物卡福利、送礼回馈客户的高峰,不同面额的各式购物卡集中上市。记
者采访发现,我市一些倒卡族将目标瞄准了商场、超市的购物消费卡,利用差价赚取利润。
随着春节临近,回收购物卡的一些礼品店也活跃起来。今天下午,记者在经七路一家回收礼品的小店看到
,不时有人进来询问如何回收购物卡以及能打几折。工作人员表示,要看面额大小,面额越大折扣就会越
多,一般能打到9折~9.5折的收购价格。倒卡族在网络上也开始活跃起来。记者在某网站论坛查询发现,
有收购图书卡、加油卡、代金购物卡等各种各样优惠卡的。这些收卡人还根据卡的通用程度、期限长短、
商场人气、积分额度等不同的因素定价。记者在我市一家网络论坛上按照倒卡族留下的电话打过去,对方
表示可以见面现金交易,也可在网上转账交易。据了解,收购了一定数量代金卡后,他们会在商场中寻找
愿意以现金交换的消费者,以9.5折~9.8折优惠出售,自己挣取差价。
为什么市民愿意将购物卡卖给倒卡族呢?一位市民介绍,他们单位每到过年时就发放购物卡作为年终奖,
但是他家离商场远,而且也不想买东西,所以他选择了将代金卡提供给倒卡族换取现金。而另一位女士则
表示,商场价格昂贵,不想因为有了这种代金卡就必须去买自己不想要的东西。
一家超市工作人员无奈地告诉记者,他们也发现有倒卡的,但这些人平时和消费者混在一起,他们也没办
法辨认。
早在2001年,国家多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严禁发放使用各种代币券、卡的通知,但通知的法律效力不够,而
且没有明确由谁来执行、监管,所以仍有很多商家自行发卡。有专家认为,大批倒卡族穿梭在商场里,会
影响消费者的购物环境、有序交易,易出现纠纷,扰乱市场秩序。防止这种局面出现,消费者应理性消费
、维护好自身权益外,关键是商家要从制度上规范零售业的促销和发卡行为,不要再搞虚假、变相的打折
,而应明白让利,堵住促销漏洞。有媒体报道,央行正在对商家发放购物卡的行为进行摸底,并将出台法
规进行监管